文章來自:http://www.gvm.com.tw/webonly_content_4485.html
作者 / 李雅筑



前些日子,一輛平凡無奇、從花蓮開往台北的台鐵列車上,發生了件不平凡的事。
中午時分,一名服務員推著餐車叫賣,當她兜售完最後一個便當,卻仍有一些乘客引領期盼著。
這時,她從口袋掏出紙筆,開始詢問乘客想吃哪種口味的餐點。

過了一會兒,列車到達羅東站,她急忙下車,不到幾分鐘時間,她手提好幾十個便當上車,
一一發送給乘客,並收取現金,乘客們不斷點頭道謝,只見她有點不好意思地低頭,繼續發送便當。

車廂裡頓時瀰漫飯菜香氣,更增添一股濃濃人情味。事實上,這並非台鐵的新服務,
而是這名服務員的自動自發行為。
原來,為了讓每位乘客都能享用午餐,她自願發起幫忙買便當活動,不僅登記人數、
打電話到店裡訂購,也先幫忙乘客墊錢。如此額外服務,無非是想讓乘客玩得盡興。

在列車的一隅,作家褚士瑩目睹這一切,他不禁微笑,驚歎服務員的貼心舉動,
同時間他也思索著:「日復一日的工作,如何創造意義?」

歷經上百場演講,褚士瑩觀察,許多人對工作相當迷惘,無法在其中找到樂趣。
二月初,在《1份工作11種視野》的新書發表會上,同樣有讀者提問:「我的工作好無聊,該怎麼辦?」
「每天都做一樣的事,覺得很沒力,我該換工作嗎?」

褚士瑩首先分享了這段台鐵的故事,「在她身上,我看到她對工作的熱愛,」
他說,世界上沒有不無聊的工作,重點是有沒有做好每件事。
他解釋,工作的重複性,是為了增進技能和培養專業,唯有靠著長時間累積,
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,就像大家會願意信任經驗豐富的醫生和律師一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l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